• 您好,陕西秦境标准物质科技中心欢迎您! 客服热线: 销售座机:029-85837732;技术支持:029-85836892
  • 计量许可证 计量许可证
  • 计量许可证 计量许可证
  • 计量许可证 计量许可证
  • 计量许可证 计量许可证
  • 计量许可证 计量许可证

秦境知识丨人员、设备、环境……实验室常见风险源及防范措施!

在科学研究和检测检验的领域中,实验室是非常关键的场所。然而,实验室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人员、设备、环境、试剂耗材……都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了解及防范实验室风险至关重要。实验室有哪些常见风险?如何进行防范,跟着小境一起看看。



01

人员

  • 人员培训,培训内容与当前任务结合;

  • 人员监督、考核、持证上岗;

  • 人员技能;

  • 监督工作在个别实验室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缺少监督员任命文件,监督员数量不足,监督员的专业能力不能覆盖所涉及的检测领域。

  • 体系文件中无监督工作的要求和程序,未制定监督工作计划,不重视日常监督,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未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或实施纠正措施后未进行效果验证。

  • 实验室应有人员具有履行职责所需的权利和资源;

  • 人员的教育、资格、培训、技术知识、技能、经验和生理等7个要求;

  • 人员授权;

  • 人员能力的监控;

  • 借用其它实验室人员。



02

环境

  • 操作间与仪器间无温湿度仪,实验环境条件不清楚,环境条件无记录。

  • 无"三废"收集处理装置,对环境造成威胁。

  • 房间墙壁脱落,地面粗糙不,杂物乱放,台面凌乱,环境感官不佳,有粉尘污染实验的危险。

  • 实验室无强制通风设备,无防火、防水、防腐和急救设施,有人身安全风险。

  • 废旧和长期停用设备未清出检测现场,有误用风险。

  • 检测工作时无环境条件记录,检测结果无法复现。

  • 微生物学实验室物流与人流未分开,一更、二更和三更不规范,有交叉污染风险。

  • 致病性微生物实验室无生物安全装置,对操作人员有病菌感染风险。

  • 相互有影响的工作空间没有有效隔离,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 办公室、检测室、仪器室混用,相互交叉污染,存在安全隐患和结果准确性风险。



03

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操作熟练度及正确使用保养维护:

  • 相互有影响的仪器设备放置在一起,相互干扰,数据不准。

  • 仪器设备长期不校准/检定,准确性无保障。

  • 仪器设备不做期间核査,性能不撑控。

  • 仪器设备无状态标识或标识混乱,容易错用。

  • 仪器设备无安全保护装备,对操作员有安全风险。

  • 气瓶没有分类贮存,无固定和防漏设施,有爆燃隐患。

  • 仪器设备气路交叉杂乱,有火灾安全隐患。

  • 仪器设备使用无记录,出现异常无法追溯。

  • 仪器设备档案信息不全,对维护造成困扰。

  • 仪器设备无强排风装置,对操作人员有伤害。例如缺氧气会致人死亡,需要安装氧气报警器。



04

耗材试剂

  • 没有合格供应商名录,耗品质量无保障。

  • 剧毒药品未实现双人双锁和使用跟踪监督制度,有剧毒药品外泄风险。

  • 易制毒药品未实现双人双锁,有易制毒药品外泄风险。

  • 试剂药品无领用登陆记录,试剂药品管理不到位。

  • 试剂贮存与操作间同室,对检验员健康有害。

  • 试剂瓶标识信息不足,试剂过期失效不掌控。

  • 标准试剂配制时未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量具热涨冷缩,标准溶液无法配准。

  • 标准物质与其它试剂混存,有交叉污染的风险。

  • 标准物质无期间核查记录,标准质量不掌控,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 标准物质无法定证书,标准质量不保证,有结果失真风险。

  • 用容量瓶贮存标准物质,有测量准确性下降的风险。

  • 批量采购或用量大试剂未再检验验证,试剂不合格会造成巨大损失。

  • 耗材质量无风险分析评估,耗材质量不合格会造成巨大损失。

  • 试剂没分类贮存,有交叉污染风险;试剂室或试剂柜无强排设施,对操作员健康有害。



05

质量监控

  • 内部质量监控未实施。

  • 未加标准物质。

  • 未加重复样品。

  • 检测结果未按标准或技术规范审核。

  • 超差结果未核查发出。

  • 未做质量监控图。

  • 检测方法选择不正确。

  • 未参加实验室间结果比对。

  • 未参加测量审核。

  • 未参加能力验证。



06

报告

  • 部分实验室报告信息内容未按评审准则标准规范要求涵盖应有的信息,无样品状态描述,缺少所用仪器设备信息。

  • 检验依据不具体不明确。

  • 检验报告的技术要求栏内未填写相关检测项目的标准限值,缺少单项判定依据。

  • 无结束标识,无骑缝章。

  • 检验报告对应的原始记录等无编号。

  • 部分检验原始记录没有填写试验日期,无制样试验人员签名,有随意涂改现象。

  • 报告原始记录存档不完整,同一编号的委托书、抽样单、流转卡和原始记录分别归档。

  • 检测报告中样品编号与“采样检验协议书/采样记录”中的样品编号不一致。

  • 检测报告由非授权签字人批准。



07

法律法规

  • 个别实验室名称地址、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变更未报发证机关办理变更手续,非独立法人实验室的法人授权书中缺少法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内容。

  • 未提供实验室的法律地位证明文件;实验室的检验报告专用章和仪器设备使用缺少授权文件。

  • 抽查到部分检测报告在资质认定证书衔接空档期间出具。

  • 部分报告不在资质认定证书核准的项目、限制范围之内。

  • 缺少检验场地使用权的证明文件。

  • 质量负责人、检验员等人员同时在其他单位工作。

  • 实验室已发生分包,有分包协议,但在体系文件中规定不明确。



08

安全

  • 对实验室化学危险物品分类

  • 腐蚀品的储存

  • 易燃物的储存

  • 紧急处理

  • 污染物的清除和处理